地址:洛阳市开元大道228号
联系电话:0379-86865098
邮箱:lydsb@sina.com

党史教育基地

韩钧故居

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

位于新安县北冶镇西北部的西地村前北斗,有一位享誉黄河两岸乃至新中国的战将——韩钧。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热血铸就忠诚,南征北战,赤胆缔造传奇,被毛泽东称其为“娃娃将军”。他的传奇人生,他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新安一代代人,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一、韩钧将军介绍

韩钧,生于1912年,河南省新安县北冶镇西地前北斗村人,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的军事指导员。他有胆有识,文武双全,年轻有为,战功卓越,被毛泽东亲切地夸赞为“娃娃将军”,他于1949年3月病逝时,年仅37岁,安葬在北京西郊香山万安公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韩钧从家乡奔赴北平参加革命。1932年,他担任北平抗日义勇军青年队队长,因带领青年队参加中共北平市委组织的抗日反蒋“八一”示威大游行而被反动军警逮捕,并被关进北平军人反省院(俗称“草岚子监狱”),同年在狱中转为中共党员。1936年9月,他和同志们被党组织营救出狱,随即奔赴山西抗日战场,创建了数万人的抗日新军,先后任“决死二纵队”总政治部主任、司令员。1944年11月,受毛泽东派遣,率部开辟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担任中共河南区党委委员,并兼任河南军区二军分区司令员,收编地方抗日武装,消灭土顽,有力的打击了日、伪军,并指挥平定了上官子平的豫西叛乱。194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组建,韩钧任司令员,并与陈赓一道横渡黄河,向南做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初期,他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太岳兵团后方司令部司令员、豫陕鄂军区司令员,率大军鏖战晋南,逐鹿中原,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卓越功勋。1948年12月,他作为解放军和平代表团成员,参加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北平解放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北平市委秘书长和市军管会秘书长。令人惋惜的是,1949年3月23日,正当即将开国、韩钧同志大可施展才华更好地报销祖国之际,却与我们长辞了。还有韩钧的胞弟韩永仁、韩永明在他进步思想的影响下,跟随部队转战南北,最后拼死在战场上。

二、韩钧故居介绍

韩钧故居为北冶镇西北部西地村前北斗,该故居始建于清末,坐北朝南,现存房屋4座10间,有双层倒座1座、东西厦房2座4间、上房3间、倒座面阔3间、进深1间。倒座和厦房均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倒座出前檐,两明柱、鼓形柱础,门开于正间,上房为砖石结构的窑洞,外墙为较规整的红砂石垒砌,总面积1亩有余。2004年西地村对部分墙体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均保留原貌,现整体保存较好。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韩钧故居,不单纯为一所民居,已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些年有无数个组织和个人到这里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激励一代代青年人为理想而奋斗。

三、韩钧故居现状与开发情况

韩钧参加革命后其家人长期在此居住,解放后随着家人外迁、逝世不再有人居住。韩钧故居作为将军出生及生活过得地方,其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将军的故里孕育了一代英杰,也记录了一代英雄的传奇故事。

目前,往故居的道路及广场均已硬化,韩钧故居整体保护较为完整,已先后被洛阳市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安县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为新安县红色旅游胜地之一,近年来韩钧故居接待了多批游客参观,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参观学习者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现已具备设立党史教育的基本条件。








韩钧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