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洛阳市开元大道228号
联系电话:0379-86865098
邮箱:lydsb@sina.com

党史故事

第一个洛阳本籍共产党员——白眉珊

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

在洛阳机务段院内,有一座青砖红瓦的建筑物,门楣上十分醒目地写着: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

这是一所久经风雨的百年老屋,作为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时的东厂旧址,它见证了百年前的一段历史。正是在这里,白眉珊领导铁路工人,进行了一场反对强权、争取权利的大罢工。

白眉珊是洛阳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本名白南薰,字眉珊,出生于1879年。他与陈独秀、何叔衡、董必武等同为清末秀才生员,属年龄较大的党员。

他少年时便有大志,敢于冒险,曾经辞亲远游,步行经年,西探黄河源头。实地考察后,他认为黄河源头在西宁南边1000多公里的玛多县,那里高山湖泊错列,人烟稀少,白云飘在天上,藏人居住其间。白眉珊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顿觉眼界高远,提笔写下“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的诗句,气势开阔,意境高远。这次西探黄河源头的行动,更坚定了他拓荒前行的勇气。

1921年,白眉珊在洛阳铁路补习学校任教。他满腔热情地支持革命,积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提出“反对洋员虐待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口号。他向当局要求:每年要发家眷免票乘车,工人因工伤亡必须发给抚恤金;并主张扩大校舍,购买义地,修建义房等。

陇海铁路是陇秦豫海铁路的简称。1903年,时任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大臣的盛宣怀,代表清政府与比利时驻华电车铁路公司在上海签订借款合同,开始修筑陇海铁路。1910年1月,洛阳铁路机修厂成立,汴洛段竣工通车。洛阳铁路机务修理厂简称西厂,是当时陇海铁路最大的机修厂;洛阳工务段修理厂简称东厂。1921年,两厂工人达1500名之多。

当时的陇海铁路主要靠铁路运营利润来偿还货款,所以比利时、法国派了大批行政、技术、财会人员,控制沿线各大站的运营业务,形成对铁路工人的第一层压迫。同时,坐镇洛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利用重兵对陇海铁路进行严密控制,形成对铁路工人的第二层压迫。当时工人的工资很低,一天只能领到0.3元钱,最低者仅能领到0.1元,而工作时间却在10小时以上,最长的达到16个小时。

工人们难以养家糊口,还要遭受洋人及其走狗的克扣,随时都有被驱使、禁锢、打骂、开除的可能,没有丝毫的人权和人格。这种残酷的压迫和剥削,陇海铁路工人心中积聚的仇恨加剧,大家的反抗情绪日趋强烈。

白眉珊看到了工人队伍中蕴藏着的巨大革命力量,1921年11月5日,他和同事游天洋等先进分子一起,在洛阳成立了铁路工人的第一个群众组织——洛阳陇海铁路同人俱乐部。白眉珊担任俱乐部负责人,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工人觉悟。工人们逐渐认识到受苦受罪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压迫,大家暗中积极做着准备,等待时机举行罢工。

1921年11月17日一大早,洛阳西厂副厂首、比利时人狄孟,不按西厂出入制度管理门禁,在三声号未响之前就锁上了牌箱,不准工人拿牌进厂。几个工人上前取牌,都遭到了门卫的打骂,尚未进厂的工人见状,就走上前去与之理论。狄孟见工人胆敢如此与他争辩,利用职权,当场开除20多名工人。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工人愤怒,全厂哗然。已经进厂的工人也纷纷掉头离开,与尚未进厂的工人会合一处,大家拒不开工,决定借此机会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

顿时,陇海铁路上最大的机务工厂陷入瘫痪状态,从而拉开了罢工序幕。

斗争开始后,白眉珊站在工人队伍的最前面。他义正词严地向路方提出:必须赶走狄孟,限3日内答复,否则,将于本月20日起实行全路大罢工。

消息传到郑州,郑州陇海铁路管理处赶紧派人前来处理,但没有答应白眉珊提出的条件。19日,洛阳东厂工人开始声援西厂工人,举行罢工,并游行示威。白眉珊派8名老工人分赴郑州、开封、徐州等站联络,请求各站工人援助。与此同时,洛阳成立了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也同时成立,工人们有了自己的防卫队。20日,洛阳罢工委员会发表《敬告全国各路同胞同业弟兄们恳乞救援》宣言书,庄严宣告:工人“不能忍做亡国奴这耻,作无人格之工人!”

罢工消息传到北京,中共北京区委于11月20日晚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派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罗章龙前往洛阳,指导罢工运动。

罗章龙来到洛阳,白眉珊主动向他请缨,要求参加罢工行动。由于他对陇海铁路沿线各站非常熟悉,便亲自担任向导,沿着陇海铁路前行,宣传革命思想,鼓舞工人斗志。大家慢慢地也都喜欢上了这位来自洛阳的工人老大哥,推选他为陇海铁路全路常委兼工会秘书长。

一时间,东起徐州、西至观音堂(今三门峡市陕县境内)的铁路线上,所有客、货车辆全部停驶。12月,河南及陇海铁路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成立。

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

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的大罢工,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意义之深远都是空前的。1922年初,中共北京区委派共产党员李振瀛来到洛阳,指导陇海铁路建党工作。随后,郑州、开封、商丘、观音堂等地相继成立了党组织。这时候,罗章龙介绍白眉珊加入中国共产党,使其成为洛阳第一位中共党员,罗章龙称其为“北方区早先加入了中共的秀才党员”。

根据白眉珊的建议,洛阳铁路工会扩大了子弟小学班级,增设了工人夜校,使马列主义在工人中普遍得以传播。罢工斗争胜利后,罗章龙要离开洛阳了,他动身的前夕,在洛阳子弟小学与白眉珊联床夜话,双方均感相见恨迟。临行时,罗章龙即书一联相赠,联云:

东观沧海(连云港)月

西揽太华(华山)峰

1923年,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二七大罢工,之后,对陇海铁路工人运动也进行了破坏。1927年初,军阀张治公进驻洛阳,3月4日率部突袭中共洛阳负责人活动地点,白眉珊同志壮烈牺牲,年仅48岁。

白眉珊是洛阳革命的星星之火,是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洛阳人,虽然他为革命牺牲了,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继承他的遗志,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满怀豪情去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